项目背景
常州地铁主要由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及运营管理工作。在建设期间,常州产权交易所受常州轨交公司委托,先后公开处置轨道交通建设回迁工程和地铁1、2号线建设中产生的电缆、临电设施、灯杆、标志牌杆等10批废旧资产。
交易过程
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常交所每一个项目均多次派专人赴进行细致地现场尽调,梳理分析项目实施难点,合理设置交易条件,分类制定废旧资产转让方案。一是考虑到电缆无法估计实际拆除的数量和质量,对电缆实行评估单位定价,即以每公斤评估价作为交易底价,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每批的预估总价,受让方先按预估总价支付成交款,待所有站点完工后按实际数量结算,多退少补。二是在电缆、临电设备转让上,考虑到安全性,要求受让方必须是常州电力部门2018年承装、承试资格(五级及以上资质)审核合格企业并且持有国家能源局颁发的五级(含五级)以上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同时在不影响轨道交通建设的情况下,对项目拆除工期、安全安保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考虑。三是针对不同批次的废旧资产制定了交易双方在交易标的存在争议时的处理方案,明确了交易双方的责任,减少了经济纠纷。项目挂牌后,常交所通过e交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推介信息,做到项目信息全国覆盖;做好竞买方资质审查,提高工作效率;为减少竞买人对项目疑虑,针对竞买保证金、网络竞价流程、争议处理等竞买人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安排专人陪同意向方实地查看了解情况。
最终,10批资产均一次性成功转让,成交总额共2456.78万元,实现增值107.9万元,最高增值率达102.39%。
项目启示
良好的前期沟通尽调是项目成功的前提,科学、严谨地制定方案是项目成功的关键,私人定制式的创新服务模式是项目成功的保障。在这10批废旧资产转让过程中,常交所凭借丰富的废旧资产项目处置经验,与常州轨交公司密切配合,细致制定转让方案、深入挖掘资产利用价值、加强项目宣传推广,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对接到资产受让方,实现了资产高效处置。